其他
2023车企如何应对价格混战?
里斯视点
截止到目前为止,超40个汽车品牌相继推出补贴或降价优惠,一场全国范围的汽车价格战正式打响。本期,笔者将从车企价格乱战现象出发,解读背后原因,并为燃油品牌、新能源品牌应如何应对挑战进行解答。
武晓威 高级分析师
里斯战略定位咨询
现状:新能源品牌降价,战火烧至燃油品类
第一阶段:头部品牌主动降价,腰部品牌被迫跟进,新能源品类陷入行业内卷
2月底比亚迪推出售价9.98万元的秦dmi冠军版,上市5天斩获2.5万订单,以燃油轿车颠覆者姿态,冲击家轿冠军的位置。
随着巨头价格下探,埃安、五菱、飞凡、岚图等品牌11家品牌直接宣布补贴,将现款车型价格持续拉低。
第二阶段:燃油车企被动应战,地方政府补贴推动燃油品类继续厮杀
核心原因:汽车整体需求未有提升,新能源电动品类正加速替代燃油车品类
在2022年,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24万辆,同比增长80%;与之相对,燃油车销量进一步下滑超200万辆。为何形成此消彼长的局面?从消费者认知上来看,新能源品类由于具备较低日常使用费用、越级驾驶体验、越级车内空间、智能体验等品类优势,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品类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,新能源电动品类也逐步转化燃油车品类消费者。对于纯电品类而言,由于其驾驶平顺性、静谧性,智能交互体验好,电费远低于油价等因素综合考虑,适配新一代消费者对于城市出行的需求。对于超混品类,不仅具备驾驶体验较好的基础,兼具油、电两种动力形式,以及相对燃油车显著的节油性,满足消费者兼顾城市出行以及长途出行的需求。
燃油品牌及新能源品牌应对策略
燃油品牌:降价换量的方式不可持续,需加速推动新能源化转型
对于原本已经在燃油品类中处于第二、第三梯队的品牌,虽可能在短暂降价、补贴刺激下迎来销量回暖,但随着竞品纷纷降价,又会在短期内迅速回到原有的竞争格局,难言优势。
更为严重的是,持续降价将导致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划入更低的品牌心智阶梯,导致品牌势能进一步下降,长期来看更将难以吸引消费者。
与之相对的是,采取主动调整价格的新能源品牌,其降价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下探、开发技术创新等客观因素,实现成本降低。因而并不会拉低势能、反而具备推动新能源流行的正面认知。 基于价格战进一步推演,以雪铁龙为代表的法系品牌,由于原本品牌认知度较低,加之降价带来的品牌势能下滑的危机,未来势必将长期陷入销量、利润、认知持续下滑的困局,难逃被其他品牌收购合并,抱团取暖的窘境;若仍难以改善上述困局,最终必将退出中国市场。 那么对于燃油品牌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危机? 趋势大于优势。在当前新能源化的浪潮之下,若仍以燃油品类优势作为品牌核心认知,必将导致品牌打上燃油品类烙印,错失新能源机会。 燃油品类虽在部分场景下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,然而随着政策对于新能源的持续引导、电子电气化技术、电池技术不断升级解决现有新能源使用痛点,新能源品类规模效应带来成本逐步下探,燃油车品类将逐步成为心智中的老品类,其基本盘将在未来10年时间逐步被新能源品类所转化。 参照美国汽车工业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价格战,随着油价上涨,消费者日渐关心节油性,因此通用汽车、福特汽车推出更环保、更节油的小排量车型重振销量;但以AMC为代表的品牌由于其未能及时跟进趋势,逐步被市场所淘汰。
综上,对于被动应战的燃油品牌,需抓紧新能源窗口期的短暂机会,加快新能源化全面转型布局,及时建立新能源品牌认知。
新能源品牌:开创新品类并打造全球品牌,避开价格战内卷
以心智洞察为例,理想正是洞察到多口之家出行痛点,聚焦于“家庭豪华SUV”品类。
与过去欧美日韩等国家瓜分燃油车品类,中国始终处于追赶者的局面不同,我国在新能源市场中通过持续不断布局上下游产业链、叠加科技、智能的心智资产,已成为新能源品类中的高阶市场。由此,中国新能源品牌可在全球范围内构筑其认知、事实层面优势,以实现全球市场和特斯拉分庭抗礼,借助全球品牌势能反哺国内市场,销量上实现收割。
综上,新能源入局品牌需站在品类创新视角,重新审视市场趋势及自身优势,及时开创新品类、打造全球品牌,以避免陷入价格内卷的竞争之中。
[ END]
[ 推荐阅读 ]